父母為何買得起房?「心酸方程式」算出你終身無法置產的真相

買不起房子成為現代人最大的痛
根據內政部營建署107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,全國房價負擔能力維持「略低」等級。全國平均買房要九年不吃不喝,而台北市則要15年,新北市則要近13年。
為何現代人買房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呢?因為「房貸」、「自備款」以及「薪水」3怪,任何一項就足以讓人打到喘不過氣。
以房貸本金新台幣1000萬為例,貸款年利率2%,以20年本息平均攤還。月付本金新台幣41666元,每月需付利息為1.6666萬,合計每月需攤還本利58332元,意思就是一旦買房那一刻起,接下來的人生20年,領到薪水時就要先扣掉近6萬元,才能分配其他開銷。
一般建議,每月付貸款金額不要超過薪水的3成,由於台灣房價太高,可以放寬到3.5成,因此每月負擔58332房貸的人,建議月薪16萬以上的民眾才適合貸款買下1250萬房子,而1250萬元在台北只能買下蛋白區老公寓,蛋黃區小套房,在新北則可以買下蛋黃區的老公寓。
再以房貸1000萬來看,現行貸款最高8成,房子總價約為1250萬,則需要自備款2成250萬。
若年輕人能力有限,將上述房貸額度砍半為500萬,房價推估為625萬,除了需先有125萬自備款後,只能選擇台北市北投11坪套房,新北市新店、三重老公寓物件。
以貸款年利率2%計算,以20年本息平均攤還。月付本金新台幣20833元,每月需付利息為8333元,合計每月需攤還本利29166元,建議月薪8萬以上的人才適合在台北市買下小套房,或是選擇新店、三重老公寓。
主計處也表示,若考量物價因素,今年1至4月的「實質性經常性薪資」平均為40774元,仍然不及15年前的水準,2004年同期的實質性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0889元薪資成長幅度仍還沒趕上物價攀升的速度。

好房網

Sarah
2019年6月21日 

留言

熱門文章